ENGLISH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袁吉锋教授团队开发新型二元醇的生物合成思路

日期: 2025-05-20 访问数:

2025年5月16日,袁吉锋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icrobial synthesis of branched-chain β,γ-diols from amino acid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于利用大肠杆菌从可再生原料合成支链 β,γ-二元醇的生物合成平台,通过酶筛选-代谢工程-过程优化的系统策略,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合成支链 β,γ-二元醇的生物平台,实现了多种高附加值二元醇的生物合成,在新型二元醇的生物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首次利用乙酰羟酸合成酶(AHAS)介导的递归碳连接循环,将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与醛-丙酮酸缩合反应结合,构建了从葡萄糖到支链 β,γ-二元醇的人工代谢通路 (图1)。该路径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碳链延伸与羟基化:1) 醛生成:BCAA 代谢生成 2-酮酸,经脱羧酶转化为支链醛(如异丁醛、异戊醛); 2) 碳连接与羟基化:AHAS 催化支链醛与丙酮酸缩合,生成 α-羟基酮(引入 γ-羟基,碳链延长 + 2); 3) 还原成二元醇:α-羟基酮经内源性醛酮还原酶(AKR)进一步还原为 β,γ-二元醇。该研究成功报道了三种支链 β,γ-二元醇的从头合成,其中4-甲基戊烷-2,3 -二醇(4-M-PDO,C6)在前体供应强化、阻断副产物路径等代谢工程策略改造优化后产量达129.8 mM(15.3 g/L),高达理论产率 72%,为最高效产物。

图1 A microbial platform for de novo synthesis of β,γ-diols


该研究首次报道高于 C4 的支链 β,γ-二元醇生物合成,拓展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揭示 AHAS 介导的碳连接反应可作为通用碳链延长工具,为其他 β,γ-二元醇及含羟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思路。支链 β,γ-二元醇可用于燃料添加剂、聚合物单体、化妆品等领域,4-M-PDO 的高产率为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该研究报道的策略有望未来推广至其他醛类底物(如脂肪醛),进一步拓展产物范围(如中长链 β,γ-二元醇)。

该研究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吴培玲完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吉锋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C3407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008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720240120)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753-8

(文/图 袁吉锋教授团队)

上一篇:林树海教授团队在液相质谱人工智能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刘亮教授团队挖掘CRISPR-Cas12h切口酶系统并开发精准碱基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