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林圣彩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oto-oncogene Src links lipogenesis via lipin-1 to breast cancer malignanc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臭名昭著的原癌基因Src通过直接结合并磷酸化lipin-1(一种磷脂酸磷酸化酶,在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增强其...
2020年11月16日,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陶涛教授课题组与哈佛医学院Golden教授实验室在Annals of Neurology合作发表题为“PIK3R2/Pik3r2 Activating Mutations Result in Brain Overgrowth and EEG Changes”的封面文章。该研究首次构建了磷酸肌醇3激酶调控亚基2(PIK3R2,Pho...
近日,吴乔教授课题组与林天伟教授课题组合作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Blocking PPARγinteraction facilitates Nur77 interdiction of fatty acid uptake and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核受体Nur77作为转录因子,在乳腺癌中通过调控脂肪酸吸收和转运基因...
坏死样凋亡(Necroptosis)是一种由RIP3-MLKL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programmed necrosis),它可以被Death receptors, TLR receptors, Interferon receptor以及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刺激所诱发。坏死样凋亡伴随着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它在TNF介导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
9月7日,夏宁邵教授团队在《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题为“Near-atomic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s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caps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疱疹病毒α家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不同类型核衣壳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阐...
2020年7月16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在漳州龙海市东园镇港边村、海澄镇仓头村建立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佳禾165”高产栽培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杨彬元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主持了现场验收...
2020年7月14日,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光副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题为“Step-wise evolution of neural patterning by Hedgehog signalling in chorda...
2020年7月12日,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俞春东教授课题组和厦门大学医学院李文岗教授课题组在《Theranostics》在线发表题为“Demethylase-independent function of JMJD2D as a novel a...
肿瘤多重耐药是指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多种不同结构和作用机制的药物普遍产生了耐药现象,成为影响肿瘤化疗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当前肿瘤研究与药物开发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肿瘤多重耐药的成因复杂,目前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