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走前列、建新功】生命科学学院“赋生山海”临时党支部赴宁夏隆德开展实践调研

日期: 2025-07-24 访问数:

山海虽远,闽宁情长。为积极响应闽宁协作国家战略号召,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3日至19日,生命科学学院“赋生山海”博士团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党委书记马进龙、辅导员邹钰珏带队,深入宁夏隆德县开展实践调研。支部成员们围绕布鲁氏菌病防控与高原冷凉蔬菜产业优化等地区发展关键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结合学科资源与优势,形成助力综合解决方案,为服务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布病快检提速,筑牢健康屏障

在隆德县,牛羊养殖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由布鲁氏菌引发的布病成为突出人畜共患病。这种病传播途径广,可在动物间传播且易感染人类,防控难度大,人感染后若未及时治疗易转为慢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当地通过持续攻坚,布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动物及人群感染率大幅下降,但检测效率偏低、成本较高、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仍待破解。

调研期间,支部成员深入姚套村、张树村等多个镇村,协同当地疾控中心、疫控中心、农牧局等单位,通过入户走访、场区考察、座谈研讨等方式,详细掌握布病流行病学现状,梳理样本获取、检测需求等技术难题,同步开展检测方法学研究,着力探索开发适配当地的快检技术,并推进实验验证与优化工作。

基于专业研究与调研感悟,支部党员陈新强(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表示:“当前隆德县布病筛查采用的‘凝集初筛+正式检验’血清学模式虽具简便优势,但仍存在疫苗干扰、确诊周期较长等痛点。我们长期研究的分子诊断技术,在确诊速度与精准性上比较有优势,如果能向基层乡镇推广,可以有效提升防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为布病防控提供更优解。”为将这一技术优势转化为防控实效,该课题组正在对已初步研发的检测仪器和试剂盒进行适配和优化调整,从而助力隆德县的布病防控工作。

为强化基层布病防控技术支撑,提升一线防疫人员和养殖户的科学防治能力,党支部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万康林为当地疾控、疫控工作人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及养殖场(户)代表开展专题讲座,系统讲解布病、动物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要点,为基层人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产业问诊把脉,升级冷凉“菜篮”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气候冷凉,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生长和绿色无公害种植。党支部聚焦隆德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瓶颈与升级路径,深入田间地头与政企一线,开展深度调研。

在与隆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的座谈会上,支部成员们了解到全县冷凉蔬菜产业虽具有规模稳定、品种丰富、政策支撑等基础,但仍受制于水源不足、品牌效应弱、农户参与积极性待提升等挑战。双方就设施农业升级、高值品种引进、农文旅融合等破局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党支部还走访了宁夏创耀家庭农场与汶轩农业供港基地,实地察看设施与露地蔬菜种植现状,重点学习供港蔬菜“依托地域优势实现高效产销”的先进模式。行走在开阔齐整的供港蔬菜基地,博士团成员接过负责人递来的新鲜菜心,轻轻一咬,清甜的汁水瞬间溢满齿颊。 这直观的体验,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技术标准化与精准市场对接对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作用。

在闽宁协作的浪潮中,生命科学学院田惠桥教授长期投身宁夏胡萝卜产业的开创性工作,并在隆德县张树村开展种植试点。在新型高产胡萝卜示范园里,支部成员与田惠桥教授以及当地企业、农户代表深入交流,围绕田教授引进试种的胡萝卜品种,重点探讨种植技术优化、品种选育及产业链延伸等关键环节。此行前,支部成员还专程调研了厦门翔安的胡萝卜种植加工企业——利泰盛食品冷冻有限公司,系统考察其集约化生产、品控管理及市场拓展经验,为探索隆德胡萝卜产业升级路径提供了宝贵借鉴。


为响应“走前列、建新功”号召,生命科学学院“赋生山海”临时党支部深入隆德县开展布病防控与冷凉蔬菜产业调研,既是高校科研力量服务基层防疫与农业发展需求的生动实践,也是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接下来,支部成员将结合调研成果持续优化布病快检技术方案,同时深化对冷凉蔬菜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推动科研创新与当地健康保障、特色产业发展精准对接,通过科技赋能健康与农业“双支柱”,让乡亲们在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下一篇:览文物话清廉,守党规树新风——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