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2013年8月,由厦门大学绿野协会组织的第四届湿地营暑期实践活动在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开展。来自不同高校环保社团的22名大学生在赴泉州之前,通过一系列集体培训获得了关于绿地图绘制、入户调查、环教知识、动植物观察、红树林巡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泉州的九天时间里,他们用行动践行对红树林保护的承诺和对绿色环保的信念。
不辞艰辛护红树
由于前几届湿地营都在漳州市云霄县展开,对泉州湾保护区实际情况相对陌生,此届湿地营营员们到达泉州后就开始了解泉州湾的红树林种植、人文建筑、历史文化等具体情况。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入户调查。从屿头村到石任村,从东莲村到前园村,他们热心地询问耐心地倾听,从一家一户的居民口中获得信息,从一座座寺庙、祠堂和一些文化书籍中了解历史。对于泉州湾大片的红树林,营员们进行了实地巡护,并将巡护所得信息反馈给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响应联盟构建全国红树林预警机制网络的号召。泉州湾畔的红树经过政府持续十余载的种植和立法保护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破坏现象仍然存在。营员们将红树和红树林中的鸟类、底栖动物进行分类记录和详细标记,为泉州湾绿地图的绘制作准备。值得一提的是,8月8日湿地营成员与志愿者共赴洛阳江畔滩涂进行红树林复种,一个下午共复种300多株红树,播下了绿色的希望。
共绘绿地图
绿地图绘制就是在地图上将生活周围有关自然、人文、环保的景点,以国际通用的图示标示出来,以促进公民参与并迈向地方可持续发展。湿地营营员将入户调查和红树林巡护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了有序的整合与筛选,结合前期集训的技巧,着手绘出第一份泉州湾绿地图。绿地图反应了泉州湾当地真正的红树林种植情况及历史人文情况,希望通过这种宣传方式帮助人们了解泉州湾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传承,呼吁大众共同关注共同保护。
宣传与交流
在泉州的实践过程中,营员们进行了环教活动和定点公宣活动,以加深当地村民特别是学生群体对泉州湾红树林重要性的认知,加强当地群众的红树林保护意识以及对污染和破坏情况的及时监督。同时,此次湿地营成员还主动联系泉州湾保护区管理处、泉州湿地学会、泉州市惠安五中、泉州师范大学蓝湾协会和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开展交流会,对泉州湾红树林的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交流想法并提出有效建议。
泉州湾红树林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道绿色的屏障将沿洛阳江延伸至泉州湾出海口。我们共同种下希望,也共同收获一片绿色的天堂。
(文、图\生命科学学院 刘显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