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2013年11月19日下午,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团委和厚德学园的共同牵线下,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赴泉州南安厚德小学举行《梁祝》专场演出。据悉,这样大规模的交响乐进校园义演在泉州市还是第一次,意义非凡,演出受到了厚德小学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演出第二天,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南安电视台、南安商报、石井要闻等媒体就做了跟踪报导。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是被世界人民所喜爱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曲目难度大,长约26分钟。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首先通过民乐穿插、乐器示范及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等艺术形式展示了乐曲的每个段落,然后在观众对每个篇章都有了基本了解的前提下,完整演绎了这首如泣如诉、柔情婉转的古典爱情曲目《梁祝》。60多名大学生娴熟又极具表现力、感染力的精彩演奏,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2012年10月,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开始在生命科学学院萌芽。当时,我院的2011级本科生梁楚倩是翔安校区古典音韵协会的社长,我院的2011级本科生马一雄,2012级陈婷婷、吴睿等同学都参加了这个社团。彭兴跃教授发现同学们非常喜爱古典音乐,就主动修好了G205的钢琴,以便同学们进行古典音乐的训练。学院领导,时任的黄田书记和张伟副书记得知同学们在组织乐队的时候,非常高兴,立即在场地、经费、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2年12月16日上午,在厦门大学生物科学90周年庆祝大会上,正是这些爱好音乐的同学组成了合唱加乐器的小乐队,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为参加院庆的校友们演出了《厦门大学校歌》,很多老校友就是在这一刻留下了激动的眼泪。从此,在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的关怀下,这个小乐队人员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翔安其他学院的同学以至本部校区的同学。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2013年的元旦新年晚会上,乐队又演奏了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节选,得到了众多师生的称赞。于是,我院彭兴跃老师向学校领导提出了以翔安为基地建立学生乐团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校党委杨振斌书记的大力支持。在厦门大学党委、团委、后勤及生命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等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正式筹建了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同学们和彭兴跃教授经过3个多月的辛苦排练,于2013年7月份在翔安校区进行了公开首演,演奏了《黄河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等作品。这个学期,乐团进一步挑战单乐章26分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2013年11月13日,“厦门大学—厚德学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揭牌仪式在厚德学园举行。厦门大学与厚德学园皆为李氏基金的重点捐资学校,都是侨胞捐资办学的典范,两所缘分颇深的学校在李氏基金代表、爱国侨亲吴定基先生牵线搭桥下建立了一个双方长期合作的实践平台,以此为载体,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助合作活动。厦门大学团委、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翔安校区团工委、石井镇党委、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厚德学园部分师生代表出席了授揭牌仪式,并确定了厦门大学交响乐团11月29日赴厚德小学专场演出一事。
2013年11月30日晚,在艺术学院新音乐厅,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出水平,答谢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师生的厚爱和支持,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举办了《梁祝》专场汇报演出。校团委书记陈怀峰、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伟、翔安校区团工委书记洪海松等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一年来,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从无到有,成绩斐然。在组队、建团、训练、演出的这一过程中,与我们这个理工科院系有着剪不断的渊源。目前,乐团当中有近20名演员都是来自生命科学学院,更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6月,我院彭兴跃教授面向全校同学开设了《交响乐演奏初步》系列校选课,目前参加学习的人已经达到200人以上。在提到科学与音乐的关系时,彭兴跃老师说,“交响乐发展的基础可以追述到2500年前古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的音乐理论,交响乐乐器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交响乐各种乐器的设计,甚至演奏方法上基本还是根据这些基本的科学理论建立起来的,交响乐演奏员的训练,实际上与当前正处于前沿的音乐相关脑科学有关。所以,交响乐的发展一直都与科学家参与和贡献有关,国际上‘最聪明’的科学家群体—粒子物理学家,大都演奏各种乐器,搞乐团乐队”。彭老师是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的指挥,他说,“理想的指挥不仅要懂音乐,更要懂科学,要了解声学、物理学、数学、生命科学甚至心理学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演奏员解决在演奏及乐器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在相互之间的配合上找到精确的科学的依据。”
让我们祝厦门大学学生交响乐团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绩。(文 梁楚倩 )
图1 厚德小学义演
图2 艺术学院新音乐厅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