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5月4日上午,厦门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表彰大会暨先进青年事迹分享会在思明校区颂恩楼220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宣读了《关于表彰2019年度厦门大学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决定》,其中,生命科学学院团委荣获厦门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五彩”外衣加身团员青年“双翼”发力助飞一流学子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负有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聚焦基层团组织主责主业,构建“平台建设+制度设计+体系建设”工作模式,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带领生科青年在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中展现青春作为。
一、加强思想引领为青年成长添翼。以思想导航和价值引领为工作主线,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学生的引路人。一是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 “我和我的祖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团日活动,做到线下学习不缺席、线上宣传不掉线。二是着力打造学院“科学与人生”、“导师有约”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先后邀请杰出校友陈宜瑜院士等专家举办40场专题报告;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邀请唐崇惕院士参加“读懂中国”主题活动,《永不停歇的科研候鸟》荣获全国最佳微视频,把最优质的教师资源配置到青年身边,充分发挥正向引领作用,引导青年立大志、入主流,有大爱、树大德,讲奋斗、做奉献。三是推进“学在生科” 行动计划,选树多位“生命之星”进行典型示范教育,让榜样就在身边,为青年学生铸就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
二、提升组织活力为凝聚青年赋能。以大抓基层为工作导向,抓实团的建设,激发团的活力,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一是全面推进“班级、团支部、党支部、课题组”四位一体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优势,以党建带团建,采用差额答辩评审的方式加强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二是大力开展线上“智慧团建”和“青年大学习”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全体辅导员带头线上讲团课,让思政教育网络化、可视化,全力打造网上共青团。三是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管理改革,推进校院两级学生组织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联动,启动 “扬才计划”、“星光训练营”学生骨干培训班,加大对团学骨干的培养。
三、打造五彩生科为服务青年发力。以服务青年为工作目标,全面促进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近年来,我们把握青年成长规律,精心打造四大育人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系统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
1、用高贵紫展现青年学生风采。营造传统与典雅兼并的艺术氛围,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举办毕业晚会、元旦晚会等9项大型文艺演出。抓好舞蹈队、合唱队、主持队、礼仪队的日常训练,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经典新声推文诵读展演活动。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经典诵读月”、“共享书香”活动,开展校史学习和校训精神教育。
2、用活力橙强健青年学生体魄。大力开展学生群众性体育运动,以体养身、以体育神,在第54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翔安校区研究生第一、本科生第二,总分第二的好成绩。组织学院多项运动成立运动团队,棒垒球队获得全校乐乐棒大赛冠军;女子篮球队获得全校超级杯亚军;足球队获得得超级杯翔安校区第二的好成绩。
3、用创新蓝点燃青年学生激情。认真抓好重点赛事组织工作,推进科创育人的品牌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精神,连续两年获得“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并在多个生命科学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院连续两年获得厦门大学科创工作先进集体。
4、用实践黄增长青年学生见识。我们号召青年学生用实践在祖国黄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打造“凤凰花志愿服务团”、“梦想之滇支教团”、“博伊特勒书院实践队”等坚持三年以上的实践品牌团队。创新组建“星火之光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青春心向党实践队”、“星火相传实践队”等红色基因教育与学科专业服务相结合的专项实践团队。多个实践品牌项目多次获得省级实践表彰。
5、用志愿绿涵养青年学生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推动志愿服务文化,我们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先后投入到“国重开放日”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中。我们继续推进珩厝支教等传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设,开展“青春与雷锋同行”、“梦想飞扬,第二课堂”等专项活动,每年志愿服务时长累计7个月,开展活动近30次,该项目获得“厦门大学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
在未来的工作中,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五四精神,为党争取青年人心,汇聚青年力量,以“去四化强三性”为目标,不断提升我院共青团工作水平和质量,以一流学科凝聚一流青年,努力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贡献生科青年力量。
(龚树丰 江子扬)